2017年7月17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主办,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作为指导单位的“环境风险分析国际讨论会”在北京成功举行。出席此次讨论会的嘉宾包括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两位联席主席,国内外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第三方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环境风险分析的最新工具及未来发展。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出席会议并发言。
会议由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联席主席马骏主持。马骏在发言中对《2017年G20绿色金融综合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并阐述了组织本次环境风险国际讨论会的目的与意义。他指出环境风险分析是绿色金融领域的前沿课题,也是2017德国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的核心议题。环境风险的量化分析、定价策略研究、管理方法探索是构建有效的、可持续的绿色金融体系过程中面临的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开展环境风险分析领域的对话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工商银行城市金融研究所所长周月秋介绍了工行近期完成的ESG绿色评级和绿色指数以及钢铁行业环境压力测试研究成果。其中钢铁行业环境压力测试研究是由工行与联合赤道环境评价有限公司共同完成。工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殷红分享了共同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体会。与会嘉宾围绕“金融机构环境风险分析”、“环境风险因素的分析与评估”和“绿色评级与绿色指数”三个主题分别进行了阐述和讨论。
联合赤道绿色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刘景允对《企业环境风险分析与主体绿色评级》的成果及应用进行了介绍。他指出环保限产整改、停产整顿、按日连续计罚等违规处罚均会严重影响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而对金融机构产生很大的投资风险。对企业主体进行绿色评级可以为金融机构投资决策提供协助,从而更全面的了解企业环境风险,进而内化为企业财务风险,倒逼企业重视环境保护。目前,国内外还没有成熟的绿色信用评级方法体系,绿色信用评价相关研究也比较匮乏。联合赤道从主营业务环境贡献度和环境行为表现两大方面对企业进行绿色评级,将企业分为绿色企业和非绿色企业,绿色企业又细分为深绿、中绿、浅绿企业,分别对应AAA、AA、A级别。非绿色企业,根据环境行为表现分为蓝色企业、黄色企业、红色企业和黑色企业,对于黑色企业表明企业环境表现状况非常差,适用一票否决制原则。未来联合赤道将致力于建立环境外部性内部化传导机制和探索建立绿色征信体系,同时也希望联合赤道的绿色评级方法体系及相关研究能够被更多的企业和机构应用,为金融机构投资决策提供参考。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地址:天津市和平区曲阜道80号联合信用大厦6层
邮编:300042
电话:+86-22-58356945
传真:+86-22-58356969
网址:www.lheia.com